TREK100 北京站落幕:千骑逐秋百里环廊,公益与果香同行

  • 2025-10-29
  • 1

10 月 26 日的京北清晨,昌平区流村镇北流果园的苹果树梢还挂着晨露,发令枪响便划破了山野的宁静。2025 “smart 杯” TREK100 北京站在此启幕又落幕,千余名骑行爱好者用 56.8 公里的车轮轨迹,在百里环廊的秋色中书写了一场融合极限挑战、乡村温情与公益初心的骑行传奇。

beats365,beats365,beats365官方网站,beats365亚洲版官网

作为 TREK 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二十周年的标志性赛事,本次活动延续了其源自美国的 36 年公益骑行传统,更将 “体育 + 生态 + 乡村” 的融合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。赛道以流村镇 “百里环廊” 为骨架,像一条彩色丝带串联起 28 个古村落,累计 1330 米的爬升高度藏在层林尽染的群山间,既有考验爆发力的 24 公里短坡计时点,更有 27 至 37 公里的连续爬坡段磨砺耐力,而 37 公里后的荣誉骑行路段,则让骑手得以在秋风中沉浸式欣赏京北的山水画卷。

TREK100 北京站落幕:千骑逐秋百里环廊,公益与果香同行

“六道弯” 无疑是整场赛事的高光所在。这段京津冀骑友圈闻名的经典赛段,连续急弯缠绕着青翠山峦,不少骑手在此放慢速度 —— 有人扶车喘息时望见山坳里的苹果园,有人掏出手机定格层叠的弯道与流云。第一次参加长途骑行的城市白领李然说:“平时骑共享单车觉得上坡轻松,这里每踩一下都要咬牙,可抬头看见村民在路边挥手,突然就有了劲。” 这种与自然、人文的碰撞,正是赛事区别于专业竞技的独特魅力。

赛事的温度藏在细节里。当骑手冲过终点线,领到的不是常规奖牌,而是北流果园刚摘下的红苹果,咬开时脆响伴着果香,这是组委会特意设计的 “土地记忆” 仪式。更贴心的是那份 “满 50 减 20” 消费代金券,从农家乐的柴火鸡到村口小店的土蜂蜜,骑手们的赛后消费让村落热闹起来。民宿老板王大姐提前一周备足食材:“往年这时候冷清,今年赛事一来,房间全订满,连腌酸菜都卖光了。” 这种 “参赛 + 消费 + 助农” 的模式,让体育热度真正转化为乡村活力。

专业保障为挑战兜底。公安部门实施分时段交通管制,医疗团队在爬坡点全程待命,志愿者们在补给站递上的热水冒着热气。完赛选手姜文博特意提到:“下坡路段的安全措施特别到位,组委会连弯道反光镜都检查过,骑得很安心。” 而开幕式上的 10 万元公益捐赠,更将赛事意义延伸 —— 这笔善款将用于昌平青少年体育培训与特殊群体关怀,让每一公里骑行都成为温暖的传递。

夕阳西下时,北流果园的苹果树下仍有骑手驻足。有人捧着完赛证书与苹果合影,有人在消费券上记下民宿电话。流村镇镇长李丹望着渐散的人群说:“我们要让百里环廊不仅是赛道,更是骑友与乡村相遇的桥梁。” 这场没有巨额奖金的赛事,最终以苹果的清甜、村民的笑容与公益的温度,给出了 “骑行的意义” 最好的答案 —— 所谓挑战,从来都不止于抵达终点,更在于路上遇见的风景与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