轮峰杯秋季赛圆满落幕,铁骑逐风燃动金秋

  • 2025-10-29
  • 1

10 月 25 日,深圳光明喜德盛国际 UCI 标准山地车赛道上,随着最后一名摆尾赛(WO)选手完成高难度动作稳稳落地,“轮峰杯” 2025 喜德盛软尾山地车四季联赛秋季赛正式画上圆满句号。这场由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主办,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、光明区自行车运动协会联合支持的赛事,以专业级运营水准与全民参与氛围,成为金秋时节最具活力的体育盛宴。

轮峰杯秋季赛圆满落幕,铁骑逐风燃动金秋

作为国内顶尖的全国性软尾山地车赛事,本次秋季赛的规模与覆盖面再创新高。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 25 个省份的 400 余名精英选手同台竞技,更汇聚了近 2000 名骑行爱好者参与体验,现场观赛人次突破万级,专业设备总投入超 800 万元,尽显国家级赛事的硬核实力。赛道选址于国际自行车联盟认证的专业场地,高低落差达 120 米的起伏地形中,乱石滩、连续跳台、S 型弯道等技术难点星罗棋布,既考验选手的爆发力与技巧,也为观众带来极致视觉冲击。

专业竞技板块的四大项目堪称 “速度与技巧的巅峰对决”。山地车速降赛(DH)中,选手们从陡坡顶端飞驰而下,170mm 避震行程的喜德盛悍马系列战车如猎豹般穿梭于林间,在湿滑落叶覆盖的乱石路段精准转向,最高时速突破 60 公里;短道越野赛(XC)则是耐力与战术的较量,选手们围绕 3.2 公里的环形赛道展开多圈追逐,喜德盛烈马系列的轻量化车架(仅 3.5kg)与可换轮径系统,让骑手在爬坡与平路切换中占尽优势;山地土坡追逐赛(4X)的四车同场竞技最为激烈,选手们在连续土坡间腾跃超车,车身腾空瞬间的姿态引得观众阵阵惊呼;而摆尾赛(WO)的选手们则用车身倾斜 45 度过弯、空中 360 度摆尾等绝技,将软尾山地车的操控性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赛事并未局限于专业竞技,而是通过多元互动环节实现 “全民共享骑行乐趣”。现场设置的定车挑战考验骑手核心力量,不少爱好者单脚点地维持车身平衡超 3 分钟;独木桥挑战与绕桩挑战则成为家庭参与的热门项目,家长与孩子组队闯关,在欢声笑语中感受骑行技巧的魅力。最受欢迎的当属喜德盛软尾山地车试骑区,从青少年专属的野马系列(整车仅 14.5kg)到成人专业的悍马系列,近百辆最新车型供爱好者体验,不少试骑者当场表示 “感受到了中国智造的实力”。

赛事的成功离不开硬核装备与周全保障的双重支撑。喜德盛自主研发的三大系列软尾山地车成为赛场焦点:野马系列的低梁设计适配青少年身形,四连杆悬挂系统有效过滤颠簸;烈马系列的 25° 下管转角兼具美学与实用性,150mm 避震行程轻松应对复杂地形;悍马系列的 3.7kg 超轻车架与后轮径转换技术,更是获得专业选手一致好评。保障方面,李松蓢社区的腰鼓队表演点燃现场氛围,党群服务中心提供的休息补给站与交通引导服务,让选手与观众倍感贴心,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副秘书长韩峰盛赞 “场地与保障均达国际一流标准”。

beats365,beats365,beats365官方网站,beats365亚洲版官网

更深层的价值在于赛事构建的 “体育 + 产业 + 文化” 生态闭环。冠名赞助商轮峰车料总经理宋泽宇表示,本次合作是 “科技与体育的深度共鸣”,通过赛事检验产品性能,反哺研发升级。喜德盛 CEO 谭彦聪则强调,赛事是企业 “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双轮驱动” 战略的实践,依托阿斯塔纳世界车队的国际经验,将赛事打造成人才培养与装备展示的平台。数据显示,赛事带动周边餐饮、住宿消费增长 30%,更推动喜德盛高端软尾车型订单环比提升 25%,实现 “以赛促产、以产助赛” 的良性循环。

从春日的 “UDING 杯” 到秋日的 “轮峰杯”,喜德盛四季联赛已成为中国自行车运动的标杆 IP。这场金秋赛事不仅定格了铁骑逐风的激情瞬间,更用专业赛事运营、全民参与氛围与产业联动效应,为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写下生动注脚。正如赛道旁飘扬的标语所言:“每一次腾跃,都是对自我的超越;每一圈骑行,都是对生活的热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