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爱有声绕湾区 乐迎残特奥逐梦人

  • 2025-10-29
  • 1

序曲:弦歌不辍,共赴盛会之约

10 月的广州图书馆报告厅内,一曲《奥林匹克精神》的管弦乐旋律骤然响起,金色的音符裹挟着暖意漫过每一寸角落。台下,佩戴 “苔花标志” 的观众与轮椅上的残障朋友并肩而坐,随着节奏轻轻颔首 —— 这场名为 “大爱有声” 的公益音乐会,正以艺术之名,为即将于 12 月在粤港澳大湾区启幕的 2025 残特奥会奏响序曲。当视障歌手李华与专业志愿者的和声穿透穹顶,“追梦大湾区,出彩人生路” 的赛事口号,便在旋律中有了最生动的注脚。

乐章一:残健同台,唱响融合之歌

音乐会的舞台上,没有 “旁观者”。视障主播江晓茵指尖划过古筝琴弦,《高山流水》的悠远意境尚未散尽,华南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已接续唱响意大利民歌,两种音色在粤剧艺术博物馆的雕花梁下交融共生。这并非偶然的编排 —— 从广州图书馆音乐会中视障歌手与志愿者共演的《我携山海等你来》,到荔湾分会场残障伙伴领衔的手语舞蹈,“残健共融” 的理念始终贯穿全场。正如指挥家罗中允所言:“每段旋律都在诉说,障碍从来不是隔阂的理由。”

曲目单上,体育精神与音乐艺术完成了精妙对话。“绿茵场的礼赞” 篇章里,世界杯金曲的激昂节奏让观众想起赛场上的挥洒与呐喊;“残奥之光” 段落中,《茉莉花》的婉转旋律则将 “更团结” 的奥林匹克精神娓娓道来。最动人的莫过于原创岭南乐曲《悦闹花城》,轻快的节奏中,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的无障碍坡道、澳门场馆的智能导盲系统、香港赛场的爱心座席仿佛在音符中铺展开来,勾勒出大湾区 “零障碍赛区” 的生动图景。

大爱有声绕湾区 乐迎残特奥逐梦人

乐章二:以声为炬,点亮追梦之路

音乐的力量,远不止于听觉的享受。荔湾音乐会现场,视障大学生王磊的心愿被郑重认领:“我想当残特奥会志愿者,带观众感受赛场热血。” 话音刚落,区社工部工作人员便递上了志愿服务报名表,这个瞬间被镜头定格,成为 “帮帮追光行” 助残计划的温暖注脚。而在上海爱乐演奏厅,自闭症男孩小宇的钢琴独奏结束后,北大校友们送上的新年贺卡上,早已写好了 “欢迎来看残特奥比赛” 的邀约。

音乐会的外延在不断延展。广州图书馆的舞台旁,“心灵之光” 视障阅读服务点正式揭牌,广东狮子会捐赠的书柜里,盲文版的体育赛事手册格外醒目;荔湾分会场的义卖区中,残障人士手工制作的钥匙扣上,印着残特奥会吉祥物 “追梦” 的运动造型,所得善款将全部用于运动员康复支持。从艺术展演到民生服务,从文化赋能到就业帮扶,音乐如同纽带,将社会各界的爱心拧成了一股绳。正如广州市残联负责人所言:“这场音乐会不是终点,而是全民助残的新起点。”

beats365,beats365,beats365官方网站,beats365亚洲版官网

尾声:乐声不息,共赴逐梦之约

当《明天会更好》的合唱声响起,舞台上下的歌声汇成一片暖流。轮椅上的残障运动员伍小雅轻轻打着节拍,她的双手曾在田径场上挥洒汗水,此刻正与志愿者的手掌共同托起希望的旋律。后台,单簧管乐手杨炜斌揉了揉磨出薄茧的指尖,这位大学生志愿者的乐谱上,密密麻麻写着排练笔记 —— 为了这场演出,他和伙伴们每天对着节拍器 “抠” 音符,只为让每一段旋律都承载起对残特奥健儿的敬意。

距离 2025 残特奥会开幕仅剩 40 余天,8900 余名运动员已整装待发,36 个改造完成的场馆正静候来客。而这场 “大爱有声” 公益音乐会留下的,不仅是余韵绕梁的旋律,更是刻在城市肌理中的温暖记忆:是电梯里脚踢式呼梯按钮的贴心设计,是街头盲道延伸的方向,是志愿者胸前闪耀的徽章,更是每个普通人眼中对平等与尊重的向往。

乐声渐息,梦想启航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天空下,音乐与体育正携手书写最动人的答卷 —— 这里,每一个追梦的身影都值得喝彩,每一份大爱的力量都终将绽放。